民政部地名成果转化方案

普查项目

      1979年至1986年,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创了中国地名工作的新局面,是中国地名工作史上的一次创举。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后,我国一直没有进行过全国地名普查。近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地名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地名不断消失,新生地名大量涌现,地名数据不新、不全、不准的问题十分突出,致使目前掌握的地名信息已难以反映地名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开展全国地名普查,尽快摸清地名底数详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的地名管理工作。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1月23日下发通知,决定于2014年至2018年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总体框架

      系统总体架构以地名数据库一期工程为基础,基于软硬件和网络支撑体系, 通过区划地名门户整合信息和应用资源形成结构化的,有效的业务数据。通过信息发布平台、交流互动平台、网上服务平台和内部管理平台及各种类型的子系统来提供综合的区划地名电子政务服务。

dmcg.webp

      此区划地名政务门户系统面向市、区县等级别地名信息服务的载体,是地名主管部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满足社会对生活范围内区域地名信息需求而实施的系统工程,并提供众多服务于政府、社会公众和企业的信息资源,涉及各行各业,实时提供多种信息的服务。

      改进地名审批业务系统,通过地名命名、更名等业务及时更新地名数据库,实现地名审批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建立现状地名库、历史地名库。根据纸质档案、电子地名图等信息建立空间数据库,把每一个地名的相关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同时建立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关联关系。实现地名档案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等功能。实现门牌业务办理,以及门牌信息的入库、浏览、查询、统计等功能。实现地名信息与其他业务信息互查功能。结合网络运行方式发布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将地名数据作为基础的信息与各处室、各区县共享,同时,进行地名相关信息的社会发布工作。